
【技术专题系列】警惕:那些隐藏的慢性疾病,正在偷走您的养殖利润(一)
作者:正源大地集团技术副总裁、正源大地技术总监 吴文明 发布时间:2024-10-02
一、消化功能减弱
实践中,我们常常见到这种现象:鸡群吃料少,采食量不达标(俗语叫不跟天儿),吃了不消化,粪便不成形,或者粪便干、细、碎,各种颜色(红、黄、黑、白相间),吐水,剩料(剩细面儿或者剩粗粒)。鸡群均匀度差,羽毛粗乱无光泽,尾巴下垂,体重不达标,胫长不达标,蛋鸡开产晚,产蛋上升慢,肉鸡料比高,出栏体重轻等。
用客户的话讲,这样的鸡,看上去总觉得不正常,但又说不出来哪儿有问题,找不到病原,找不到特征性的病变。按腺肌胃炎治疗,有效果但不彻底。按肠道问题治疗,效果很差。不知道从哪儿下手。
我们把这种现象分析为:脾胃虚弱。这个词是从中兽医理论中来的,虚证,就是指机体虚弱,脏器功能减弱,运行失常。脾胃虚弱,消化功能减弱,消化不良,进而出现以上所描述的症状。他是个慢性过程,一开始不易被发现,慢慢发展,等到大群表现明显时,可能已经有十几天以上的病程了。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禽病知识,解剖诊断,找不到特征性病变,分辨不出病因,他不是病毒,不是细菌,不是寄生虫,没有炎症,没有增生,没有肿胀,也很难看到出血。所以,用常规的办法去治疗,效果不好。尤其用多了抗生素,可能会起反作用,本来没有大肠杆菌,用着用着,大肠杆菌反而起来了。
怎么办?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,笔者都会建议使用《健脾理中散》,一吨料4-5袋,连用十天。基本上,都能看到良好的效果,采食量逐渐恢复上涨,粪便成形,均匀度调节上来,吐水减轻,羽毛光亮,尾巴上扬。
既然分析为脾胃虚弱,那就用健脾理气,健胃消食的办法,不能总想着消炎抗菌,抗病毒,把思路转换一下,问题迎刃而解。但是,要有耐心,要理解慢病需慢治,补虚要慢慢补的道理,不能急,不能想要三天就见效果,这个病不是三天就能好的病。这是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的地方。
话又说回来,规模化养殖,不提倡治疗,提倡预防。如果我们见到过这种现象,经过这样的问题,那就可以提前使用《健脾理中散》进行预防,建议:在雏鸡阶段,连续使用7-10天。在转群前后或换料前后,连续使用7-10天。蛋鸡在60—120日龄之间,使用2-3次,每次7-10天。肉鸡在出栏前使用5-7天。如果拌料不方便,使用《肝胃康》饮水,也能起到预防的效果。
只要脾胃好,消化功能强,营养转化跟得上,鸡群的健康程度就会大大增强,养殖利润就不会被偷走。这就是“预防保健六加一”中“健脾胃”的实际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