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方案

规模化养殖第二课:聚焦关键指标(二)

作者:正源大地集团技术副总裁、正源大地技术总监吴文明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23

三、产蛋周期

产蛋周期越长,养殖效益越好,如果高产蛋率的周期延长,那就更好了。因为前期高成本的投入,要靠产蛋收回来,如果早早的产蛋率就不行了,成本还没收回来就无奈地淘汰,养殖效益大打折扣,确实让人痛心。

所以,各个领域都在研究延长产蛋周期的方法。比如:从基因育种上做研究,从饲料营养上做研究,从设备环控上做研究,以及从强制换羽上做研究等等。

我们的专长是做药,所以,我们从预防保健的角度上做研究,也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做的努力。

影响产蛋周期的因素,包括前面讲到的:疾病因素,管理因素,营养因素,环境因素,品种因素等等,这里就不再重复。总之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,哪一项做不好,都有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,这是系统性的问题。

这里重点讲一下鸡群的健康程度。健康是个总体的概念,如果要细分,那就包括:生殖系统的健康,免疫系统的健康,代谢系统的健康,循环系统的健康,消化系统的健康,呼吸系统的健康……

对于产蛋鸡而言,生殖系统的健康是第一位,其次是消化系统、免疫系统、代谢系统、呼吸系统。所以,在整个养殖周期里,如何保护产蛋鸡的生殖系统,以及各个重要的系统器官,是非常需要关注的事情。保护生殖系统,不仅仅是定期消输卵管炎,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点,还有补气血、调肝肾、健脾胃、养肠道、解霉菌,清里热,促进卵泡发育,平衡饲料营养等等,都是相关的工作。健康养殖,就要全方位、系统化,否则就难以实现。

四、蛋重

蛋重不是越重越好,对于一些装箱限码的养殖场,蛋重大了反而是烦恼。所以,控制蛋重也是规模化养殖场关注的指标。要在合适的日龄形成合适的蛋重,蛋码不能差得太多,这才是养殖场想要的。如果一批鸡,一段日龄出现56个码数,那就烦恼不已。

影响蛋重的因素,最直接的一项也是均匀度,鸡群的肥瘦和大小程度,决定了蛋的大小和克数。脂肪沉积得太厚,体重严重超标的鸡,产出的蛋反而会变小,体重偏轻,个子偏小的鸡,产出的蛋也不会大。只有体重达标,体型均匀的鸡,产出的蛋才符合标准,日龄越大,蛋个越大,但不一定蛋重就越重。这些问题,都是养殖场要重点关注的,要随时调整的。

另外,鸡群采食不均匀,也会对蛋重产生影响。和采食均匀有关系的,就是鸡群密度和笼均数。鸡群密度大,采食一定受影响,分批吃料,先吃到的都是大颗粒,后吃到的都是细面面,时间长了,营养必定不均衡,肥的肥瘦的瘦。笼均数不一样,采食量也不一样,一笼6只鸡和一笼8只鸡,吃的是相同分量的饲料,6只鸡的吃不完,8只鸡的不够吃,时间长了,体重必定有差别,大的大小的小。

所以精细化管理,匀鸡和匀料是一项很细致的活儿,需要重视。

五、料蛋比

蛋料比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,这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。0.1%的料比差别,有可能就会差出几万块钱,所以,控制蛋料比,降低蛋料比,成了养殖场不断研究的课题。

同样,研究降低蛋料比,也可以从基因育种方面、饲料营养方面、设备环控方面,甚至限饲控料方面去做研究,这都是可以的。我们做的是药,那我们就从预防保健方面去研究,也能产生好的效果。

影响蛋料比最直接的问题,就是消化和吸收,所以脾胃的健康和肠道的健康是第一位的。因此,我们提出预防保健六加一:“健脾胃”“养肠道”,都是根据养殖的目标总结出来的。

规模化养殖场,一般不发生重大疾病,因为环控,防疫,管理都很到位,但是却经常发现脾胃虚弱,肠道不好等问题,这些问题表现出来的现象,就是采食量不达标(不肯吃),吃了不消化(过料),粪便不成形,各种颜色(红、黄、白、黑)等,吐水,挑料,饲料转化率降低,营养吸收不全。这些现象和自然环境的变化,养殖环境的变化,机体内环境的变化都有关系。所以,在做好了各项前提工作的基础上,再关注一下鸡群的脾胃和肠道的健康,定期地做预防保健,也是十分必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