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『探索与实践』如何通过程序药、养殖指标药、康复药提升养殖效率?(二)
作者:正源大地集团技术副总裁、正源大地技术总监吴文明 发布时间:2025-05-07
在减少疾病发生率方面,程序用药起到关键效果。疾病的发生,因素诸多,但最基本的还是家禽自身的体质,抗病力。在做好饲养管理,疫苗防疫的基础上,有系统的,有条理地使用预防药物,来增强家禽自身的体质,提高抗病力,可以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率。这就是程序用药的意义。
在提升养殖效益方面,养殖指标药起到关键效果。防治疾病不是养殖的最终目标,提升养殖效益才是。所以,在有效地预防疾病基础上,使用提高养殖指标的产品,让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指标都达到理想指数,不管行情如何,养殖场都能保持合理稳定的养殖效益,这就是养殖指标药的意义。
在恢复生产性能和体质方面,康复药起到关键效果。面对一些影响家禽生产性能的疾病,降低家禽体质的疾病,治疗时需要考虑到愈后康复。如果只是单纯的控制死亡率,恢复采食量,而后期的生长速度跟不上,产蛋率跟不上,或者免疫系统和内脏器官受损没有修复,引起疾病反复,那前期的工作等于白做,前面用的药等于白用,没起到治疗的价值。所以,注重愈后康复,恢复生产性能,发挥药物价值,就是康复药的意义。
相比得病治疗,预防用药的成本大大降低。这是养殖场经过实践得出来的数据。家禽得了病,尤其是烈性的传染病,治疗起来相当费钱,首先用药剂量要加大,用药的配伍也要全面,因为现在多数都是混合感染,分不清主因,那就要大包围,这样一个疗程下来,每只鸡5-6毛是很正常的事,低于3毛心里都没底。而预防用药有规律,成本低,家禽体质增强,即使得了病,稍稍用点药就好了,所以还是很划算的。
而且,减少得病,就减少了疾病带来的多重损失。得病后不只是用药花钱这一项损失,还有死亡率增高,产蛋率下降,料比增高,以及生长速度减慢等多重损失,加起来可能会让人瞠目结舌。所以,合理的预防程序,减少疾病发生,是一举多得的方法。
决定养殖效益的因素,除了行情,就是疾病。养殖过程顺利,提升养殖指标,养殖效益就稳定。想一想,肉鸡养殖场一年养5-6批鸡,3批挣钱,2批赔钱,1批保本,这一年就算白干。蛋鸡养殖场一批鸡500天,产蛋率上不了高峰,死淘率超过10%,这一年半就算白干。这还不算那些细枝末节的成本。所以,要在养殖业中立于不败之地,只有“养好”这一条路可选。
禽产品品质提升,就是动物价值的提升。养好了,少得病,家禽的外观,肉质,口味,营养,都能得到提升。
现在的生活品质提高,消费观念也提高,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,口味,肉质,色泽,以及安全程度等,都很注重。要提高这些指标,也要从减少疾病发生,减少用药方面入手。这也是程序药,养殖指标药的重要意义。
20万蛋鸡养殖场客户,将制霉独净,芪芍增免散,疏肝利肾散,海兰多维,纳入养殖程序,定期使用,得到满意的预防效果。
具体用法:
①制霉独净每月使用10天。
②芪芍增免散和疏肝利肾散交替使用,每月10天。(这月使用芪芍增免散,下月使用疏肝利肾散)
③海兰多维从90日龄用到开产。
效果反馈:
①死淘率降低,粪便改善,霉菌现象大大减轻。
②蛋品质变好,蛋壳质量好,有光泽,破蛋率大大减少。
③鸡群精神状态好,叫声洪亮,采食积极,鸡冠脸色红润。
④发病率明显降低,连续三个月不用治疗性药物,鸡群状态依然很好。
⑤抗体高峰值延长,检测流感,新城疫等抗体,一直保持较高水平,延长了补苗的时间,减少了应激。
⑥刚开产鸡群,产蛋率上升得快,整齐度好,双黄蛋明显减少,蛋重明显偏重,蛋壳质量优于以前的初开产鸡。
⑦整体算下来,单只鸡用药成本全程能省2-3元。
客户感悟:
程序化的预防用药,确实能降低发病率,提升养殖指标,但是要长期坚持才能真实地看到效果,短期内鸡群外观没什么变化,如果用一两次就放弃了,是感受不到好处的。长期使用,除了鸡群的外观变化,各项指标的稳定和提升,算细账是收获巨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