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『探索与实践』如何通过程序药、养殖指标药、康复药提升养殖效率?(三)
作者:正源大地集团技术副总裁、正源大地技术总监吴文明 发布时间:2025-05-08
制定合理的程序用药方案,提升养殖指标,是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需要而定的,不能拿着一个方案去套用。每个养殖场的实际需要都不一样,这些需要决定于养殖品种,养殖周期,养殖模式,产品去向等。
不同的品种,对生产指标的需要不同,例如肉鸡和蛋鸡不同,肉鸭和蛋鸭不同,种禽和商品代不同,脱温鸡和青年鸡不同,水禽和特禽不同等等。所以要根据养殖品种的需要来制定预防程序,减少无效投入,避免浪费。
同样,养殖周期不一样,实际需要也不一样,比如肉鸡,有40日龄出栏的,有70日龄出栏的,有90日龄出栏的,还有150日龄出栏的,出栏日龄不一样,对生产指标的需要就不一样,有的需要降低料比,有的需要漂亮的外观,有的需要肉质可口,有的需要骨骼强健,因此,也不能千篇一律。
养殖模式,有笼养的,有地养的,有架养的,有下水的,有旱养的,还有林下养殖的。产品去向,有去屠宰场的,有去活禽市场的,有去大型超市的,有去农贸市场的,有整车出售的,也有零卖的。这些不同的模式和产品去向,也决定了不同的实际需要,这些都不能忽视。
不同的品种,不同的日龄,不同的养殖模式,就会产生不同的疾病发生规律。有的养殖场侧重于预防肠道类疾病,球虫、肠炎、腺肌胃炎等,有的养殖场侧重于预防呼吸道类疾病,感冒、鼻炎、堵支气管等,有的养殖场侧重于预防流行性疾病,滑液囊支原体、传支、传贫等,有的养殖场则侧重于预防流感、新城疫等。
要根据发病日龄,发病种类,关键节点,影响因素等实际情况来分析、总结疾病规律,从而制定合理的预防程序。
季节环境的变化,对疾病影响也特别大,春夏秋冬、南北差异、冷热干湿、风霜雪雨,都会对疾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。因此,制定预防程序也要考虑这些,如果养殖场环境潮湿度大,就要考虑湿热,湿冷,等对脾胃和肠道的影响。如果养殖场环境长期处于干燥,就要考虑燥热对心肺的影响。还要考虑风的影响,寒的影响,特殊季节温差变化的影响,应激的影响等等。
在预防程序里,不仅仅要考虑疾病的规律,还要结合家禽的生理特点,每个阶段生长的需要来制定。比如:免疫系统发育期,消化系统发育期,代谢系统发育期,神经骨骼发育期,生殖系统发育期等等。在每个生理发育期,都要有相应的促进生长发育,增强生理功能的预防方案,这也是提升养殖指标的关键之处。不能只考虑疾病,只会用抑杀病原体的药物,而忽视生理需要,影响了机体各器官的生长发育,那还是徒劳无功的。
制定合理的预防程序,理论基础就是中兽医“预防六加一”理念。这个理念正源大地已经运用了五六年了,已经被大多数客户和养殖场用户熟知。就是:补气血,调肝肾,健脾胃,养肠道,清里热,解霉菌+生物安全。其中的每一项,都是对养殖场提升养殖指标有实际作用的。具体的含义在这里就不做详细解释,大家可以搜索以前的文章《三位一体成系统,预防保健六加一》,或者《家禽疾病预防系统性思维》等,都有阐述。
根据这一理论基础,再结合以上所讲的各项因素,制定养殖场实际需要的程序预防方案,大概不会产生盲人摸象的弊端,减少盲目用药,减少成本浪费。最终提升养殖指标,提高养殖效益。
兽药服务于养殖,治病不是最终的目的,提升养殖效益才是。因为疾病会影响和降低养殖效益,所以才关注疾病。找到减少疾病发生的方法,提升养殖效益,是兽药发挥价值的根本。程序药,养殖指标药,康复药,正是这一价值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