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夏末秋初养鸡指南:热应激如何左右蛋鸡养殖效益
作者:正源大地资深高级技术政委魏永正 发布时间:2025-08-19
夏末秋初的气候特点--热!
热又分三种:干热,湿热和闷热。
基本特征对比:
2、热感表现:阳光下直接辐射热感强烈,但阴凉处体感温度显著下降。
3、典型地域:北方内陆地区如华北平原、西北干旱区。
1、湿度水平:空气湿度超过60%,温度高于32度。日温差小(多在5℃以内)。
2、热感表现:高温与水汽共同作用形成“蒸笼效应”,汗液蒸发受阻导致黏腻感。
3、典型地域:长江中下游、华南沿海及热带雨林气候区。
1、湿度水平:湿度可能中等(40%-60%),但空气流通极差。温度高于32度。
2、热感表现:气压低、氧气含量下降引发窒息感,热量积聚无法消散。
干热、湿热和闷热的体感温度有差异:
干热风险:主要引发脱水、晒伤,但中暑概率较低。
湿热风险:汗液蒸发效率下降80%,核心体温易超标,中暑概率增加3倍。
闷热风险:心血管负担加重,头晕。
热对蛋鸡刺激很大,引起不适。散热出现问题,张口呼吸,对肺、呼吸道伤害大,乍翅,高热。
鸡本能的表现,为了降温保命,大量饮水,稀释胃液,胃肠道菌群失调,酸碱平衡失调,内分泌紊乱,引起消化不良,采食量下降,过料、拉稀、水泻、肠炎、肠粘膜脱落等等。
高温还会引起内脏功能减弱,蛋重轻,蛋清稀,蛋壳薄,颜色变浅,降蛋等。严重的会引起碱中毒、中暑死亡。温度越高,湿度越大,对鸡体伤害越大。
闷热主要是在下大雨之前,气压不足,空气不流通,对蛋鸡伤害很大。
1、目标是给鸡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。遮阴,加强通风,开水帘,降低温度。水中加冰或用深井水。
2、药物防控。可选清热解毒,燥湿,泄火止痢的药。建议使用佰草蛋多口服液,三黄翁口服液,大清温,三味拳参口服液,四味穿心莲散,正源大败独,麻杏石甘口服液等等。高温对蛋鸡养殖危害极大,电器管理很重要。防患于未然,早防早控是重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