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方案

地养蛋鸭养殖中,做好这几点,避免蛋鸭感冒受凉很关键!

作者:正源大地资深高级技术政委魏永正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09

地面养殖蛋鸭的过程中,细节管理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核心。入秋后气温逐步下降,昼夜温差持续拉大,尤其在霜降前后,白天温度波动剧烈、夜间低温时长增加,这种气候条件极易导致鸭群感冒。若未及时干预,可能引发继发感染、死淘率升高,显著降低养殖效益。

因此,秋季需以精细化管理落实鸭群感冒预防工作,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做起:

01
维持鸭舍温度恒定
图片

实时关注天气变化,通过调节侧窗开启数量与风机运行频率,确保舍内温度稳定。遇“秋老虎”高温天气时,可增加侧窗开启数量或延长风机运行时间以降温;低温时段则适当关闭侧窗、减少风机运行,在保温基础上实现有效换气。侧窗开启需保持前后均匀、左右对称,且角度一致,避免局部风速过高形成“贼风”——尤其要定期检查鸭舍墙体、门窗缝隙,及时修补漏洞,防止穿堂风直吹鸭群,这是秋季预防风寒感冒的关键细节。

02
保持舍内清洁并定期消毒
图片

潮湿环境会加剧寒邪对鸭群的侵袭,需每日检查垫料湿度,阴雨天气及时更换(垫料入舍前建议充分暴晒,减少霉菌传播风险);确保饮水系统无漏水情况,根据饲养地面类型采取对应排水措施,杜绝地下水反渗。在生物安全方面,雨天尽量避免喷雾消毒(以免加重舍内潮湿),建议改用草木灰或生石灰撒布消毒,降低环境病原载量,减少感冒继发感染的可能性。

03
重视疫苗接种工作
图片

秋季昼夜温差大、气温波动频繁,鸭群易产生应激反应,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,环境中潜伏的病原微生物更易趁虚而入。疫苗接种可提前刺激鸭群产生高水平特异性抗体,有效抵御应激状态下易爆发的传染病。因此,初秋需结合当地流行疾病情况,适时为蛋鸭接种疫苗,筑牢基础防疫屏障,避免因感冒导致鸭群抗体水平参差不齐。

04
完善预防保健方案
图片

饲养过程中若遇大幅降温,可通过中兽药保健增强鸭群抗寒能力。中兽医认为,秋季蛋鸭感冒多由“风寒侵袭”引发——低温、贼风导致鸭群“卫气不固”,寒邪从皮毛侵入,引发流涕、咳嗽、精神沉郁等症状。建议使用辛温大败毒,它由荆芥、防风、羌活、独活等中药组方,主要功效为辛温解表、疏风散寒,与秋季风寒感冒“寒邪束表”的病机高度契合,能显著降低蛋鸭风寒感冒的发病概率。

总结

秋季地养蛋鸭的效益保障,需要管理者持续完善精细化管理措施,为鸭群筑牢“健康防线”。唯有如此,才能减少风寒感冒及继发感染,确保鸭群健康状态稳定,保障产蛋率,最终实现养殖效益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