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方案

鸭蛋出现脏蛋之谜:原因及解决办法全知晓!

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06

在蛋鸭养殖中,无论是地面平养还是立体笼养,脏蛋、粪蛋问题始终困扰着管理者,不仅影响蛋品质量,更直接降低经济效益。脏蛋的产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,而是蛋鸭生理特性与养殖管理双重作用的结果,而养殖环境、营养供给、日常管理等环节的疏漏,则会进一步加剧脏蛋问题。

首先我们要了解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:

01
生理特性

先天无法规避的“产排同步”

蛋鸭无膀胱,且粪、尿、蛋共用泄殖腔通道,产蛋时会同步排粪。这一先天生理结构决定了鸭蛋在产出过程中,极易沾染泄殖腔内残留的粪便,成为脏蛋产生的基础前提。

02
饲养管理

环境与操作的“人为漏洞”

①舍内环境恶劣:秋冬季节为保温闭窗过久,导致通风不足,舍内湿度超70%,垫料发霉、粪污粘连鸭蛋;或垫料、笼网粪渣未及时清理,鸭蛋直接接触污染物。

②饮水系统污染:平养时饮水器漏水,导致地面垫料潮湿,粪便变稀易粘蛋;饮水卫生不达标也会间接引发肠道问题,加剧粪便污染。

③捡蛋不及时:蛋鸭产蛋集中在凌晨2点-8点,若超过2小时未捡蛋(或上午8点后、傍晚未补捡),鸭蛋长时间停留易被踩踏、覆盖粪便,脏蛋率大幅上升。

03
营养与健康

饲料与机体状态的“隐形影响”

①饲料配方不合理:粗纤维含量低于3%-5%,导致蛋鸭肠道蠕动缓慢,粪便黏稠易粘蛋;营养不均衡还会影响机体代谢,降低抗病能力。

② 饲料霉变与肠道损伤:饲料储存不当发生霉变,霉菌毒素损伤肠道黏膜,引发腹泻、粪便发散,产出的鸭蛋极易被稀粪污染。

③机体机能紊乱:养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、转群、噪音等应激,会导致蛋鸭免疫力下降、消化功能失调,进一步加剧粪便异常与脏蛋问题。

针对以上这些原因,解决脏蛋问题需“标本兼治”,既要优化养殖管理,还要完善蛋鸭保健方案,调理蛋鸭机体状态,从根源减少粪便异常。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:

01
优化环境

切断“污染源头”

①控湿通风+水线检查:每日检查饮水器,杜绝漏水;保持舍内湿度55%-70%,潮湿时撒生石灰吸湿;冬季选中午开窗通风,避免冷风直吹,减少霉菌滋生。

②勤换垫料,保持干燥:每日清扫垫料表面粪污,发现潮湿、结块垫料立即更换,确保鸭蛋产出时接触的是干燥蓬松的垫料,减少直接污染。

02
规范操作

减少“人为延误”

定时捡蛋,及时清洁:每天至少捡蛋2次,核心产蛋时段(凌晨5-7点)必捡,傍晚5-6点补捡;捡蛋后用干布擦拭蛋壳浮粪(不水洗,防细菌侵入),避免鸭蛋长时间停留。

03
科学配饲+安全储存

选用营养均衡的饲料,确保粗纤维含量达标;饲料储存于通风干燥处,定期检查,杜绝霉变,从源头减少肠道损伤。

04
完善蛋鸭保健方案

其中蛋鸭肠道健康与机体免疫力,是减少粪便异常、降低脏蛋率的“隐形关键”。

在日常保健与应激防控中,合理使用中药能起到“标本兼治”的效果,如当蛋鸭出现采食量低、粪便发散或黏稠时,建议使用健脾理中散,起到益气健脾、温补脾胃作用。不仅能有效修复肠道功能,促进消化吸收,改善因脾胃虚弱导致的粪便异常,从根源减少稀粪、粘粪对蛋壳的污染。如遇到强对流天气变化,疫苗接种或者转群等应激,蛋鸭易出现机体机能紊乱、免疫力下降,此时需使用芪芍增免散,起到补气养血、滋阴助阳作用。帮助蛋鸭快速恢复体能,增强免疫力,实现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减少应激引发的肠道问题与脏蛋。

 总之,降低脏蛋率并非单一举措可实现,需从环境、营养、健康、操作等多个环节同时入手,进行综合防控。只有通过有效管理,把“外在管理”与“内在调理”结合起来,才能提升蛋品质量和经济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