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方案

警惕秋末产蛋 “低谷”:3个关键因素影响蛋鸡产能,早应对早止损!

作者:正源大地资深高级技术政委 魏永正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03

近期,河北、山东及东北地区不少养殖户反映,进入九月份后天气凉爽,鸡群采食量明显回升,但产蛋率却不升反降,且表面看不出明显异常,令人困惑。任何生产问题的出现都有其原因,关键在于找准根源。

以下从环境、鸡群生理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:

环境因素

秋季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、多风、蚊虫增多。特别是早晚凉、中午热,温差常超过5℃,甚至更多。易导致鸡群产生冷应激。

鸡群自身因素

体重不达标;夏季遗留的肠道问题,如习惯性腹泻、肠黏膜脱落等;羽毛尚未丰满,保温能力差,对冷刺激敏感;整体免疫力较低。

管理疏忽导致的问题

1、风寒感冒风险升高

昼夜温差大,若未及时调整通风(如风机、门窗、水帘等),鸡群易受“风冷效应”影响。即便环境温度显示为22℃,若风速较大,体感温度也会明显降低,从而诱发感冒。

隐性感冒病程缓慢,常表现为流清涕、反复发作,逐渐引起产蛋下降,严重时可继发鼻炎。

防控措施:加强保温,尽量将舍温控制在22–24℃;防止贼风;适时使用辛温大败毒、扶正解毒散,温中固本汤(四逆汤)等中药进行预防。

2、体重不达标

夏季高温导致鸡群脾胃功能减弱,采食消化能力下降。为维持产蛋,体能消耗过大,入秋后若未及时增重,将直接影响产蛋性能及抗病力。

改善方法:使用健脾理中散、健脾理中合剂(五味健脾合剂等健脾胃、促消化产品,帮助恢复体重。

3、肠道健康问题

夏季高温高湿易导致饲料霉变、水线污染,引发肠炎、腹泻,损伤肠道黏膜,影响营养吸收,进一步制约体重恢复。

4、夏季管理遗留问题

夏季高温时若未及时做好防暑降温及清热解毒保健,鸡群体质受损,会间接影响秋季生产表现。

5、蚊虫骚扰

秋末农作物收割后,蚊虫向温暖鸡舍聚集,叮咬干扰鸡群休息,引起应激,进而影响产蛋。需及时采取驱蚊措施。

总结来说,虽然入秋后气温适宜、采食量上升,但若夏季遗留的体重不足、肠道功能紊乱、冷应激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未解决,产蛋率仍可能不升反降。秋季管理关键在于“查缺补漏”:及时补充营养、控制温差、防控肠道病、驱蚊防扰。只有做好细节管理,才能为鸡群顺利过冬、稳定产蛋打下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