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	秋冬季蛋鸭养殖:抓好这几点,产蛋稳又高
作者:正源大地高级技术政委 刘旭龙 发布时间:2025-10-29
秋季过后,蛋鸭普遍存在体能持续损耗的亚健康状态,进入秋冬季后,昼夜温差逐步增大,进一步对蛋鸭生理机能与产蛋性能形成双重挑战。从中兽医视角来看,“湿热困脾”的影响具有持续性——即便气候转凉,蛋鸭脾胃功能的损伤仍易遗留,而脾胃运化无力会直接引发采食量下降、消化不良,导致饲料营养无法高效转化。这不仅会阻碍机体能量储备,更会直接造成产蛋率下滑、蛋品质量变差,成为秋冬季蛋鸭养殖的主要问题。因此秋冬季蛋鸭养殖管理需从两个方面注意,配合完善管理水平,方可实现蛋鸭养殖效益稳定。
针对秋季遗留的脾胃虚弱问题,建议使用中兽药进行“温补脾胃”如健脾理中散。其组方贴合蛋鸭秋季脾胃虚寒的生理特点,主要成分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:一方面能温补受损的脾胃阳气,从根源改善运化无力的问题;另一方面可理气化湿,清除体内残留的湿热之邪,同时修复受损的消化道黏膜,促进肠道蠕动与消化酶分泌。在临床可看到蛋鸭使用健脾理中散后,不仅采食量能显著提升,饲料中蛋白质、能量的消化吸收率也会同步提高,可让蛋鸭高效转化营养,为秋冬持续产蛋储备充足能量,是秋冬季调理脾胃的理想选择。
秋季昼夜温差大,蛋鸭易受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,进而引发产蛋波动,此时需通过“补气养血”增强机体抵抗力,芪芍增免散可发挥关键作用。其核心成分协同增效:黄芪能补气升阳、固表止汗,有效增强蛋鸭机体抵抗力,减少应激对机体的损伤;白芍可养血柔肝、缓急止痛,与黄芪搭配实现“气血双补”,精准改善蛋鸭因应激导致的气血亏虚问题。在临床上蛋鸭使用芪芍增免散后,抗温差应激能力明显提升,感冒等应激性疾病发生率显著降低;同时还能进一步巩固脾胃调理效果,促进营养向蛋品转化,尤其对蛋壳质量的提升有明显帮助。
当然秋冬季蛋鸭养殖也要弥补饲养管理上的不足,尤其鸭舍环境管理需同步跟进。如要加强鸭舍维护,检查门窗、墙体密封性,防止冷风直吹;还要合理调控通风与保温的平衡——白天温度较高时适当开窗通风,降低舍内湿度与有害气体浓度;夜间温度下降后及时关闭门窗,必要时通过加热设备维持舍内温度稳定,将昼夜温差控制在蛋鸭适宜范围内,减少温差应激,只有这样科学的预防保健和完善环境管理相结合,才能有效缓解秋冬季气候对蛋鸭的影响,保障蛋鸭健康状态与产蛋性能稳定。
 
			 
				 
			 
			 
			 
		 
		 
	 
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