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裁观点

马辉——如何建立生态共生的组织

发布时间:2020-07-26 点击数 :2087 次

 

编者按:

2020年,外部的不确定性以及疫情对很多企业冲击巨大,部分企业甚至“九死一生”,2021年,变化与不确定性依然是一种根本性的存在。这个时代,表面无序但是又深度关联。《反脆弱》中的一句话:“当你寻求秩序,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;而当你拥抱随机性,你却能把握秩序,掌控局面。”

在新的经济大潮中,企业必须以新形态来适应时代的发展,每一个企业都需要突破自我的局限,打破传统的界限,快速更新自我,这样才能找到新的定位和新发展空间。正源大地提出了“连接融合、生态共生、战胜危机”的理念,整个组织要建立更大的价值链接体系,搭建生态共生的有序平台;实现系统内外的高效结合,实现开放、互动、互联的协同模式。马辉认为是“建立企业的生态共生”。

马辉:正源大地药业集团执行董事、总裁、产品设计总负责人,中共党员。1994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,先后担任过某集团种禽公司场长和技术总监5年、北京保吉安集团技术总监3年。2003年11月,参与启动正源大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,任执行总经理。2008年至今,任正源大地执行董事、总裁、产品设计总负责人,曾多次荣获“中国畜牧行业先进工作者”、“中国企业家公益诚信百佳典范”、“河北省诚信企业建设优秀工作者”等荣誉。

马辉根据创办正源大地17年的发展历程和正源大地的股份制企业的属性,深度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、股权、经营权、治理关系,讲述了《如何建立生态共生的组织》。马辉认为“企业”首先是一个共生的舞台、有价值的舞台、有序的经济平台。企业的本质是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前提的事业,由股东出资、员工出力、客户价值共同组成。企业除了保障好员工和股东的利益,重要的是解决好市场与用户对产品服务的需求。

请阅读全文精彩内容。

 

 

总裁马辉

 

鲁柏祥博士——管理,不是为了让别人听自己的,也不是为了控制别人,更不是为了征服别人,而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,为了大家共同的进步和成长。

如何建立股份制企业生态共生的大舞台呢!

2020上半年的特殊时期里,我一直在思考企业里到底什么最值钱?真正决定企业命运的到底是什么?从本次疫情中悟道:领导优先于管理,当然这里的领导不单单是指领导本人,是指企业平台系统的综合领导力!至武汉疫情防控以来,其不确定性非常之大,而时间又不等人,其难度以及挑战都无法估量,每一个决策、每一次选择都极其困难,在这样的危机之中,是一次对于组织管理能力的巨大考验。究其背后的原因,是卓越的领导力带来的有序与高效运行,反之如果一味在意管控与权力,则带来的后果是更加混乱和失去最佳战机!

回顾2003年11月,有一批怀揣梦想的青年人以合伙入股的方式组建了正源大地,经营管理交由职业经理人来负责。在过去的17年里,公司一直遵守股东是企业投资人,但企业真正的创业者是经营团队,原则上理清了股权和经营权的关系,而不在公司任职的股东也不掺和公司日常事务;也就是说在正源大地真正对公司负责的是公司的职业经理团队。股东会对公司财务进行监督(未来的财务审计监督由股东会选举股东成员产生“专业团队负责”,以达到对公司经营情况、公司负责人及其财务数据有更加客观、公正的评价,而不是谁的股份大谁就对公司经营妄加评论)。股东作为投资者来说,必须清楚所依托的经营团队是否值得信任,就像买股票一样是不是“潜力股”,风险是不是可控,利益回报是否呈良性等等……另外,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一家企业,必须要弄清楚,真正的利益回报和经营风险二者的关系;企业的经营必须要用业绩说话,职业经理人必须用利润、安全和长久的发展来回报股东。“股东会”除了做好财务的审计和监督之外,其它的要少考虑一些为好,要更多的支持企业的经营管理,不是玩弄权术的游戏。要按财务报表审计利润是不是实实在在,利益分配和分红是不是可靠,要看公司的盈亏、损益、资产、现流是否平衡正常。

有一段非常智慧的话,是这样讲投资与回报、风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: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,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。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,但那不是人生的意义。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梦想的路上。

我首先是公司的股东又是公司的职业经理人,也是公司唯一“存活”下来的总经理。我31岁就和姚千总一起来到这里,参与正源大地的组建和创业全过程,现在近50岁了。经历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来,感悟很多(公司历史上的几个总经理“寿命”,GJZ 6年,HJ 7年,WJZ 3年,SXL 2.5年)。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再适合当这个总裁,公司应该有一套利于各方的退休机制;包括对继任者(接班人)的筛选机制,千万不要走到“同室操戈”的地步。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初心到底是什么?我们这些人最初聚到一起到底是为了什么?其实想一想谁都不容易!若干年以后我们为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留下了点什么呢,我觉得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也应该有我们与事业伙伴的友谊吧!当我们老了退休以后,再回到这个企业时,还能听到企业继任者们,对我们敬佩的声音,留下来的传奇创业故事依然是企业的精神财富,那将是我们这些股东和创业者最大的成功!我想这就是《柳问》书中提到的做企业和买卖的区别吧!

当然,作为股东我已经很知足了,当年的投资到今天的回报,我们应该感谢企业为我们带来了丰厚的财富,在所幸自己当年的选择之余,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跟随我们“出生入死”的兄弟们。我常常看到公司的胡志强总、吴文明总、马云英老师、魏永正老师、周红利总,祖章站老师,还有众多十年以上的经理们等等。这些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创业员工们让我感慨万千!17年了这些人由少年到白头!每一个人与企业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,都有一段属于自己与企业的故事!回到现实中,大家的背后也都是一个家庭,或许家属们为我们这些成天忙工作而不着家的人承担了更多,聚少离多她们也毫无怨言,我们这些人的经济来源也是家庭的支柱!这时我就在想,我们做企业到底是为了什么?企业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?我认为作为股东,我们除了感谢公司的员工们,更要感同身受地为这些员工们想一想他们的未来和家庭!这时我想起了鲁子讲过的一个观点,人类文明(社会)哪一种组织单位出现的最早和生命力最强呢?答案是由“爱”组成的“家”!

曾国藩有一段警句名言告诫我们:我要步步站得稳,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,所谓立也。我要处处行得通,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,所谓达也。今日我处顺境,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;今日我以盛气凌人,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,或凌我之子孙。

我认为企业的本质是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前提的事业,由股东出资、员工出力、客户价值共同组成,之所以叫“企业”,首先是一个共生的舞台、有价值的舞台、有序的经济平台;否则就不会长久,更不会做大做强!

在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大潮中,传统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正在加速死亡,能不能把企业做好,除了保障好员工和股东的利益,重要的是解决好市场与用户对产品服务的需求。因为企业最终能不能做久做好,是市场说了算,顾客说了算!作为企业更要解决好内部培养、选拔、留任和吸引人才的机制;因为管理,管到最终就是把人管好,而组织型人才就是公司真正不可再生的财富。尊重人才是企业唯一的出路和美德,因为是人才创造了这伟大的基业,创造了企业的一切!其实企业人才的标准很简单:就是不论在什么岗位上,都能为他人和组织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及回报,这就是企业需要的人才!

在企业中不论是股东、职业经理人还是员工,每一道工序(工作)都很可贵,但都是为下一道工序而负责,就是说谁需要我们的工作,谁就对我们有“投票权”;因为在市场竞争环境下,用户最终会给我们这个团队和公司投票。因此,任何人都有责任以顾全大局的观念,放下个人私心,共同构建和维护平台健康发展!平台的坚固是因为它能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诉求和利益,并且得到了支持;平台有时候也很脆弱,是因为它不是永固的,需要不断改善机制且得到有力执行,更需不断修正和创新。平台是企业的基础建设,更是企业的顶层设计。

我作为公司股东的一员,也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,当前负责公司的一把手,三重身份,体会甚多,尤其是经历过从基层干起的不易!其实,企业越来越大,时间也越来越长,公司里面的人际关系就越来越复杂。有可能任何一点小事情都会影响到大家的团结,也会引发人们的揣摩和猜测。在公司大股东说了算,小股东没任何的参与决策权,利益关系只是斗来斗去,经理人只是换了又换,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彼此失去信任,企业也失去了人心。“股东会”如何制约经理人权力“过大“也是个永久的商业课题,但是我觉得很简单,就是让经理人用业绩来换经营权的空间,用对事业的忠诚和贡献来换取权力。“股东会”也要突破旧观念来看待企业的拥有“权”,如果没有“发展”一切将是空谈,作为股东也必须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,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要什么,不应该要什么。如果股东在企业中什么也不做也要说了算的话,企业就会失去“责权利”的平衡,如果个别股东“一头”说了算,结果就会损害另一些股东、经理层、员工的利益,其实也是在损害企业本身的利益,也会失去股份制企业的生态意义。

如鲁柏祥博士所言什么是当代的企业呢?“首先是时代的、是顾客的、是员工的 、是股东的(但不完全是股东的)、 是市场的、也是上游供应链的,最终是社会的”。  

世界大同,共生共和,系统生态才是王道!因此作为企业只有搭建好平台,营造好环境、好氛围。可持续性地经营好客户、经理人、员工、股东生态共生的事业大舞台,铸造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!最终形成人人可期的美好的生活生态家园!



相关评论
发表评论
昵称 :
评论内容 :


返回顶部